您好,欢迎光临达州市开江县人民检察网站!     今天是:

开江县人民检察院创新“1234”工作模式 打造轻罪治理“田城”样板
2025-01-02 16:39:24   来源:     作者:  点击:

      近年来,开江县刑事案件总量呈现上升趋势,其中轻罪案件占比逐年增加,2021年,轻罪案件占刑事案件总数的65%,2022年,这一比例已上升至72%,2023年更是达到了75%。轻罪案件虽然多为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案,但往往涉及面广、影响深远,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直观感受。开江县人民检察院结合本地实际,创新“1234”工作模式,探索构建治罪与治理并重的轻罪治理体系,以政法协同扎实推进轻罪治理,打造轻罪治理“田城”样板,促推社会治理法治化、现代化。
      一、树牢“一个理念”,坚持“宽严相济”,实现法理情相统一
      深入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,通过组织干警大会、检委会、部门会议深刻领会最高检“抓前端、治未病”的司法办案理念,更加精准地把握宽与严的辩证关系。在充分考虑社会治安整体形势、人民群众切身感受以及惩治犯罪的实际需要的基础上,既严厉打击严重犯罪,维护社会稳定,也对轻微犯罪给予必要的宽容,充分体现司法“温度”。注重把握“大与小”的关系,深刻认识到“小案不小办”的重要性。即使是看似轻微的案件,也与民生福祉紧密相关,坚持在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中办好每一个案件,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
      二、强化“两个把关”,保障司法公正,巩固轻罪治理根基
      一是严把构罪入关口。依法准确把握犯罪界限,加强对常见轻罪案件的入罪把关,严格区分罪与非罪、此罪与彼罪的界限,确保法律的正确适用和司法的公正性。对于情节显著轻微、危害不大的行为,坚决不予入罪,避免“小错大办”,防止将矛盾升级激化。如对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中参与程度低的犯罪嫌疑人,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、是否共谋、作用大小等因素,依法认定情节显著轻微,不认为是犯罪,并监督侦查机关及时撤案处理。
      二是严把起诉出口关。在快速办理轻罪案件的同时,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,严格审查证据,确保事实清楚、证据确凿、定性准确、程序合法,坚决杜绝“带病起诉”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。针对犯罪情节轻微,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法的轻罪案件,坚持召开公开听证会,广泛听取意见后,作出是否酌定不起诉处理的决定,保证案件处理的公开性、透明性。
      三、完善“三项机制”,优化办案质效,促进从“治罪”到“治理”
      一是完善轻罪案件快速办理机制。联合法院、公安、司法等相关部门,会签制定《轻罪案件快速办理工作办法》,建立轻罪案件快速通道,简化工作流程,缩短办案期限。通过快速办理机制,办理刑事案件80余件,平均办理时间缩短了28%,案件比比去年同期下降0.1,切实提高办案效率,有效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。
      二是完善保证金提存公证机制。探索建立侵犯人身财产权利及侵犯公共利益赔偿保证金制度,确保被害人或受损公益能够得到及时、有效的赔偿,同时引入公证机制,保障赔偿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。为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以及受损社会关系的恢复提供有力支持。今年以来,共有6名轻罪犯罪嫌疑人通过该机制提存保证金共计100余万元。犯罪嫌疑人将合理的保证金提存后,案件承办人也及时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,犯罪嫌疑人被变更强制措施,有效减少社会对抗,促进社会和谐。
      三是完善拟酌定不起诉人员社区公益服务机制。对于符合酌定不起诉条件的犯罪嫌疑人,不再简单地“一放了之”,而是引导其参与社区公益服务,如参与社区环境清洁、敬老院志愿服务等。通过实际行动,让其认识到自身行为的社会危害性,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,同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。如一位因家庭困难参与盗窃的被拟不起诉的青年,在参与社区公益服务后,深刻反省了自己的错误,并积极参与各项义务劳动,成为社区的志愿者,实现从“问题青年”到“社区好帮手”的转变。
      四、推动“四项落实”,多向协同发力,提升轻罪治理效能
      一是优化轻罪案件程序分流。设立了轻罪案件专业化办案组,建立轻罪案件流转绿色通道,从受理、分案、审查、起诉,各个环节均实现类案专办、快办。通过团队化、专业化办案模式,办案组办理轻罪案件的平均时间缩短了30%,办案效率显著提高。
      二是做实行刑反向衔接。对于酌定不起诉后后仍有必要作出相关行政处罚的案件,及时移送线索,加强与行政执法部门的沟通协调,统一共识,确保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有效衔接,防止出现“不刑不罚”的情况,维护法律的权威。今年共向行政机关移送“行刑反向衔接”线索35条。15人被行政拘留,20人被处罚款。
      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建立轻罪案件信息数据库,引入大数据模型,分析轻罪案件审查平均起诉时长,认罪认罚适用率,起诉后到判决的时长等,对较长时间未作出判决的案件及时向案件承办人发出预警,办案人员也随时可以查询案件信息,及时掌握案件进展,为案件的分析研判提供数据支撑。
      四是持续监督和评估。定期对轻罪案件开展案件评查,及时发现和纠正办案中存在的问题,确保案件质量,并对评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判、总结经验。引入第三方评估,邀请专家学者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等对轻罪治理工作进行评估,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工作策略,确保轻罪治理工作取得实效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。
 

上一篇:礼“宪”青春 “宪”给少年的你们——县检察院走进永兴小学法治宣讲活动
下一篇:开江县检察院创新“三个三”工作法 全力推动禁毒工作取得实效